新鲜事|《小丑牌》作者不满18+评级申诉,PEGI拒不妥协

分类:游戏资讯 日期:

《小丑牌》作者申诉18+评级:PEGI拒绝让步背后的争议

《小丑牌》作者不满18+评级申诉,PEGI拒不妥协

在游戏评级领域,《小丑牌》的遭遇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。这款游戏被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(PEGI)将评级从原本的3 + 提升到18 +,理由是游戏中存在“明显的画面”。这一评定却遭到了《小丑牌》作者LocalThunk的强烈抗议。

《小丑牌》的主题为扑克牌,从表面上看,其美术和一些术语确实是围绕扑克展开的。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,这款游戏根本不包含任何投注、微交易、战利品箱或者任何形式的元素。美国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(ESRB)对《小丑牌》的评级为10 +,与美国相比,PEGI的18 + 评级显得突兀且不合理。

LocalThunk在未被通知发行商Playstack的情况下收到评级变更通知时,就对PEGI的这一做法表示难以理解和不满。PEGI给出的另一个理由是,游戏教授玩家如何玩扑克牌,而这种知识可能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活动。这个理由也饱受诟病,因为在现实世界中,扑克牌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被广泛运用,许多游戏都有教授玩家扑克玩法的内容。

更为棘手的是,PEGI在相关的年龄评级方面存在着“多重标准”。像《卓越扑克》、《德克萨斯扑克》、《四王俱乐部》等类游戏,即使存在一些与扑克玩法相关的元素,却依然获得了相对较低的12 + 评级。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LocalThunk对PEGI评级结果的困惑和不公感。《EA Sports FC》等包含随机卡包微交易的游戏却能得到较低的年龄评级,这与《小丑牌》的评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LocalThunk向PEGI发起申诉,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并对评级进行调整,然而PEGI拒绝让步。这一拒绝行为不仅仅是针对《小丑牌》这款游戏的一个评级决策拒绝改变,更是表明了在当前游戏评级体系下存在的诸多问题。

从游戏产业的发展角度来看,游戏评级应该是一个相对客观、统一的标准体系。对于不同游戏之间的公平对待是维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。一个不合理的评级可能影响游戏的市场推广、销售以及玩家群体的获取。

《小丑牌》作者不满18+评级申诉,PEGI拒不妥协

对于《小丑牌》的玩家群体而言,3 + 的评级可能吸引了更多不同年龄段的玩家,特别是儿童。他们可能仅仅想体验以扑克牌为主题的休闲娱乐玩法。18 + 的评级无疑将这个潜在的玩家群体拒之门外,这对游戏的商业利益和玩家体验都是一种损害。

整个游戏行业也应该审视当前游戏评级机构的运作方式。是继续允许如此大的评级差异存在,还是推动建立一个更为科学、统一且公平的评级体系?这关乎到众多游戏开发者的权益,也影响着广大玩家的体验。在这个数字化娱乐蓬勃发展的时代,解决好游戏评级中的争议问题,是构建一个健康游戏生态的关键步骤。

《小丑牌》作者不满18+评级申诉,PEGI拒不妥协

《小丑牌》作者与PEGI之间的这场关于评级申诉的争执,不仅仅是两款游戏评级数字的差异,而是涉及到游戏评级标准合理性、公平性以及整个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解决。